穩住中國汽車產業鏈的五大因素
受疫情影響,3月以來,蔚來、長城、特斯拉超級工廠、小鵬、上汽大眾等企業多次停產,在行業面臨供需雙重壓力下,你知道我國為何要極力推動復工穩住汽車產業鏈嗎?
第一,此次疫情影響最嚴重的上海、吉林是我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之一。數據顯示,2021年,廣東、上海、吉林汽車產量分別高達338.46萬、283.32萬、242.41萬輛,三省合計占全國的1/3左右,其影響不只一城一地,我國大部分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受到疫情波及,企業數以千萬家計。
第二,從對GDP影響看,汽車,是我國僅次于房地產的大產業,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汽車產業占我國GDP的10%左右,當汽車制造業每增值1元,可帶動上下游關聯制造產業增值2.64元,我國GDP穩增長,離不開相關制造業。
第三,汽車是經濟強市重要支柱產業,2021年,我國汽車年產量超過100萬輛的城市共有7個,包括廣州、上海、長春、柳州、重慶、北京、武漢。其中,占比最高的當屬長春,汽車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70%,汽車產業的繁榮與衰退,對這些城市的經濟增長將帶來直接影響。
第四,企業及就業端影響,據國家統計局發布消息,2021年,我國汽車制造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2022年3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8.3%,同時,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僅同比上漲1.1%,制造業的毛利潤減少,部分企業將面臨停產,傳導至就業端,將對就業產生新的壓力。
第五,消費端購買力影響,2021年,全國汽車零售額達4.37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受疫情、芯片短缺等供應鏈因素影響,2022年,我國汽車行業,尤其是新能源車傳達至消費者端,將呈現出“缺車”、“漲價”等現實問題,而消費者也將面臨平衡消費能力與消費欲望兩大相互矛盾要素,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消費端購買力下降。
總結而言,若汽車行業持續面臨供需雙重壓力,這將對中國制造業、汽車城市的經濟、人才就業、消費端購買力,以及中國GDP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這也是我國為何要穩住汽車產業最重要的原因。
留言評論Message
我要評論e-magazine
上一篇:中國汽車產業等待著上海復蘇
下一篇: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有序復工 中國汽車產業鏈通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