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中文
    English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中國經濟迎難而上 平穩開局

    時間:2022-04-21 來源:瀏覽量: 打印 字號:
    今年一季度," 不確定性 "" 挑戰 " 這兩個詞頻繁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中國經濟的表現如何?從今天起,新聞直播間將推出系列報道《穩中求進看開局》,圍繞最新公布的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多角度深入觀察重重挑戰下的中國經濟。


    一季度是挑戰重重的一季度。從國內看,本土新冠肺炎疫情點多、面廣、頻發。長三角、珠三角等眾多經濟重鎮疫情來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遭到挑戰。從全球看,地緣政治風險加大,國際大宗商品及能源價格漲勢迅猛,推高國內原材料價格,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成本壓力。


    一季度是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一季度。財政政策靠前發力,貨幣政策主動應對,著力抓項目穩定投資,一個又一個扶企紓困的政策舉措接續出臺。光 3 月份一個月,全國中小微企業就緩繳稅費超過 2500 億元。

    一季度也是迎難而上的一季度。高新技術制造業增加值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東數西算 " 等一大批新型基礎設施動工興建,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速繼續保持兩位數以上,機電產品占比超過 58%,外貿結構不斷優化。


    主動作為、應變克難,中國經濟不懼風雨,堅定前行。

    江蘇蘇州:打響經濟 " 穩 " 字保衛戰

    穩中求進看開局,剛剛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我國國民經濟開局總體平穩。而在這份成績單背后,是一季度經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如何做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考驗著各方的智慧與能力。

    江蘇是我國經濟總量排名第二的省份,2021 年 GDP 占到全國總量的十分之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江蘇制造業的占比達到了 35.8%,工業穩才能經濟穩這句話在江蘇體現得尤為明顯。下面,我們就去江蘇看看,當地是如何應對挑戰、穩定經濟大盤的。

    干了快 20 年供應鏈工作的徐金林,今年遇到了從來沒有這么棘手的難題。


    徐金林所在的企業位于蘇州市高新區,主要生產制造汽車零部件,這個行業涉及產業鏈條長,上下游企業多,需要高度的協同性。

    徐金林所在的企業一共有近 200 家供應商,生產所需的原材料有 599 種之多。今年年初,企業未雨綢繆,提前增加了原材料庫存,但沒想到 2 月份之后,蘇州疫情形勢變得更加嚴峻,原本順暢的備貨周期被迫拉長。過去只需提前一周進行備貨的,現在至少要提前到一個月。為此,徐金林現在每天都要組織整個亞太地區的供應鏈廠家在線上開對接會。

    找到合適的貨運司機,還只是第一步。隨著各地對涉及疫情地區的貨物運輸提出更嚴苛的規定,不少地方都要求物流企業需提前申報運輸行程,對貨車司機實行閉環管理,其中很多都超出了一個企業能協調的范疇。

    企業所在的楓橋街道是蘇州的工業重鎮,集聚了 230 多家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在了解到企業訴求之后,從蘇州市、高新區兩級政府到楓橋街道,第一時間成立了物流保障、企業防疫等多個專班。開發上線了專門的貨運信息平臺,企業需要通行的車輛及人員在手機上就可以進行申報。


    面對每天的海量申請,物流保障專班要第一時間核對確認,以便做到讓司機在核酸檢測有效期內及時返程,以免延誤隔天的貨物運輸。

    從最初的 " 兩班倒 " 到后來的 " 三班倒 ",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的保障專班已經 "7X24 小時 " 不間斷運轉了近兩個月,對 19000 多單貨運車輛的運輸給予了通行保障。

    流程理順了,加上企業派出專人對接,貨車從下高速到開進工廠大門,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在各方的積極努力下,今年一季度,徐金林所在的企業沒有停產一天。但隨著長三角疫情的不斷變化,每天還不斷有新的問題需要面對和解決。

    不只是蘇州,今年面對一系列的嚴峻挑戰,從國家到地方,都主動應變,積極作為。其中蘇州所在的江蘇省,第一時間制定出臺了蘇政 40 條,全力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著力穩定經濟增長。而國家層面,為了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相繼出臺了 " 振作工業經濟 18 條 "" 服務業領域助企紓困 43 條 "" 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 "" 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 " 一系列的政策舉措,為穩住基本盤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全球 103 座 " 燈塔工廠"中國占比超三分之一

    穩字當頭,還要穩中求進,從 4 月 18 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還可以看到很多亮點。比如,高技術制造業發展勢頭較好,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較快,新動能不斷涌現出來,繼續呈現加速升級和結構優化的態勢。

    " 燈塔工廠 " 被稱作世界上最先進的工廠,不久前,瑞士日內瓦 - 世界經濟論壇宣布了最新一批入選 " 燈塔工廠 " 的名單,中國又有 6 家入圍。這意味著,全球 103 座 " 燈塔工廠 " 中,中國就有 37 家,占比超過三分之一,總數位居世界第一。這些工廠主要來自家用電器、汽車裝備、半導體、電子產品以及食品和日化產品等行業。

    身懷絕技的超級工廠

    那么,這些代表著高水平數字化和智能化的 " 燈塔工廠 " 里面是什么樣,它的效率到底有多高?我們一起去看看。

    大家好!我叫吳志杰,下面我帶大家一起走進三一重工北京樁機工廠,這也是全球重工行業首家 " 燈塔工廠 "。工廠是大量應用整合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如果把這些先進技術比作功夫里的招式,那么我們的工廠就是身懷絕技的功夫高手。


    習武之人講究底盤要穩,要搬動我身后這個大家伙必須有一雙健碩的雙腿,這家伙有多重呢?有 16 噸重,長 27 米,相當于 10 層樓那么高。以前我們轉運它時要使用行車,效率低、安全風險高;現在我們研發出了 5G 雙車聯動 AGV(自動引導運輸車),這兩臺 AGV 可以同步垂直升降,也可以水平移動,步調高度一致,穩穩地將鉆桿轉運至工作島。


    功夫高手,不光腿上要穩,手頭兒還要準,鋼鐵手臂要能使出繡花手藝。如果人工來焊接這么厚的高強鋼管,對師傅技能水平要求極其嚴苛,現在通過工匠技術軟件化、參數化,使工業機器人具備高水平焊接能力。都說 " 名師出高徒 ",我們把參與鳥巢體育場焊接的頂級高手請來做老師,提升機器人焊接水平,可以做到焊接質量一次性合格率 100%,效率提升 90%。

    要把一個 2 噸重的套筒放進箱體,同時讓 30 個螺栓孔嚴絲合縫,操作必須十分精準,誤差不能超過 0.3 毫米,也就是 3 張紙那么厚,我們自主研發的重載機器人長著一雙具備 3D 視覺功能的眼睛,可以智能糾偏,零件定位一次完成。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工廠的核心就是我身后的這個控制中心,它要對一百多道工序、上萬種零部件、幾十萬條數據進行處理,響應速度要求極高。有了這個超強大腦,可以掌握庫存、設備、人員、工藝信息,快速決策,柔性生產,全流程數據驅動。數字化升級后,我們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 85%,人均產值突破了一千萬元。

    從 " 互聯網大廠"到 " 新制造工廠"的年輕人

    看完這個短片,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樣,刷新了對中國制造業的認知。中國信通院發布的數字經濟就業報告顯示,我國數字化人才缺口接近 1100 萬,其中,制造業的需求格外迫切。多家招聘機構今年的春季招聘報告顯示,從互聯網轉向制造業意愿的求職者人數同比增加了近 10%。這也顯示出,隨著制造業的不斷轉型升級,已經越來越成為年輕人發揮自己能力的新天地。


    記者見到工程師小徐時,他和同事正在工廠車間里向工人們了解一款新設備的使用體驗。

    工程師小徐今年 29 歲,2016 年大學畢業后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開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主要從事信息化系統平臺的搭建。兩年多后,小徐進入一家頭部電商旗下的金融公司,做大數據分析工作。去年,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調整和中國制造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小徐將目光投向了蓬勃興起的工業互聯網。2021 年 5 月,他從北京回到山東老家,在一家智能制造企業找到了物料倉儲管理系統研發的新崗位。


    豐富的互聯網行業經驗和扎實的信息化專業技術讓小徐很快在智能制造領域里找到了新感覺,小徐入廠時恰逢生產線正在進行全流程數字化改造,對智能化技術的研發需求十分迫切。 短短一年時間,小徐已經從一個制造業的 " 小白 " 快速成長為生產線上的中堅力量。?

    先進制造業正越來越成為受求職者青睞的新領域,尤其是新能源、集成電路、工業自動化等行業,崗位需求旺盛,其中,工程技術類人才格外搶手。國內一家大型招聘機構不久前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高端制造業的招聘規模同比增長了 40% 多。


    人才流動潮汐背后是產業的升級與更迭。去年,全國制造業在 GDP 中占比回升到 27.4%,先進制造業的投資更是連續多個季度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廣闊的數字化應用場景催生了制造業對學歷高、技術精、掌握尖端科學知識人才的需求,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師、服務解決方案架構師等一批新崗位正在工廠的車間里不斷涌現。

    穩中求進看開局

    " 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 說起來只有 8 個字,但是,對于一個 14 億多人口的大國來說,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付出更多艱辛的努力。

    主持人:楊禹,你好。如何解讀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的表現?未來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挑戰依舊非常多,我們該如何堅持穩中求進,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楊禹:2022 年中國經濟實現了 " 開門穩 ",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1、2 月份經濟恢復好于預期,但 3 月以來出現了一些超預期的因素,世界局勢復雜震蕩,國內本土聚集性疫情 " 點多、面廣、頻發 ",中國經濟爬坡過坎的難度在加大。一季度 4.8% 的增長,初步止住了經濟下行的走勢,為實現全年增長目標打下了基礎。若全年 GDP 增長 5.5% 左右的目標能夠實現,其經濟增量相當于五年前的增長 7.4%,十年前的增長 10.5%。

    多措并舉穩定增長,多方努力助企紓困。一季度投資實現了穩步增長。中高端制造業發展良好,工業經濟在穩定中正努力實現振作。

    中國經濟也確實遇到了很多困難。特別是像餐飲業、零售業、旅游業、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業、民航業等接觸性聚集性服務業,以及相當多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遭遇難題。按照中央部署,全社會在努力助企紓困,體現出四個特點——普惠性、及時性、針對性、主動性。

    二季度已過去了六分之一,時不我待,要更加堅定、主動、細致地落實好中央關于做好經濟工作的部署。一季度能夠克服困難實現 " 開門穩 ",關鍵就是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堅定不移落實中央部署。中國經濟 " 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 " 這三重壓力還在,外部的不確定性可能還會加大,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中國經濟廣大參與者直面困難、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的狀態沒有改變。

    兜底線,保暢通,勇創新,開新局。要努力恢復消費,積極擴大有效投資。" 十四五 " 規劃提出的 102 項重大工程正加快推進,形成更多的實物工作量。助企紓困還有很大的落實空間,今年留抵退稅 1.5 萬億元,從 4 月 1 日啟動到 11 日,已落實了 1557 億元,留抵退稅相當于直接給企業發現金流。要更加用心、用情、用力地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要勇于創新,把中央部署的改革開放重大動作積極推進好,把中國經濟的韌性與活力進一步展現出來。

    留言評論Message

    我要評論e-magazine

    欧美日韩中文字|国产偷自第三十七页|亚洲欧美蜜芽tv在线一区|99j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右手影院亚洲欧美